31省经济“三季报”: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大省挑大梁

全国31个省份的经济“三季报”已公布。数据显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地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总体呈现出以“稳”应变、以“进”促稳、以“新”提质的特点。

从经济总量来看,经济大省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前三季度,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这六个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占全国近45%。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939.18亿元,占全国的10.5%;江苏为97744.3亿元,与广东的差距缩小至2194.88亿元;山东和浙江分别为71981亿元和62618亿元;河南和四川则分别达到47881.96亿元和45441.82亿元。除广东外,其余五个省份的经济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广东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其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创新在多个领域得到体现。前三季度,广东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1.1%,占全国外贸的20.9%,规模和比重稳居全国第一;新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25.5%,同比增长7%。

经济大省同时也是工业大省,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用足用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对全国经济稳健运行特别是四季度经济企稳向好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据统计,西藏、甘肃、新疆、安徽、河南、江西、陕西、海南、青海和黑龙江等十个省份前三季度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加快,河北、湖南和广西三省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东北全面振兴的潜力也在显现,辽宁省经济增速连续七个季度赶上或超过全国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十八个月高于全国。

今年以来,各地区发展各有亮点。东部地区稳住基本盘,中部地区波动中回暖,西部地区增势强劲,东北地区加快转型。特别是西部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展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前三季度,西部十二个省份中有十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贵州、广西、甘肃和宁夏等省份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以上。

“两新”政策中的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安排到地方,支持设备更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也已分两批全部安排到项目。“两新”“两重”等政策加快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北京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连续四个月增长,辽宁省九月份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0%,江西省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和高能效比家电消费分别增长43.1%、49.3%和18.1%。

投资增长方面,受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单纯购置设备投资增长42.7%,福建省设备工器具购置(不含房地产)投资增长22.4%。当前,各地正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向“新”向“绿”步伐加快。江苏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安徽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连续十七个月超过20%,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中的动力电池、钒钛产业分别增长41.7%和18.4%,河南省充电桩、锂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83.4%、51.4%和28.9%。

四季度是生产和消费旺季,在全年经济总盘子中占比高,也是“一季关两年”的关键节点。近期多个省份密集召开会议部署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强调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经济大省的动向来看,各地正在抢抓机遇,加压奋进。广东省就落实中央加力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等多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江苏省要求各地既为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多作贡献,更要高质量谋划好明年工作。山东省表示,要高水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浙江省提出全力促进消费和服务业回暖,大力提振大宗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河南省提出抓住“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加快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平台、产业项目和头部企业。四川省提出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海市提出加大力度抓好稳增长工作,紧盯提振消费、“两重”建设、外贸稳增长等方面工作。

四季度对今明两年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信号指示作用。一揽子增量政策是普惠性政策,各地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和实际情况,谋划好项目,就能得到支持,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在落实落细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前提下,各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优化结构的过程中也将释放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